主新闻
又一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文明消费,警示商家诚信经营、守法经营,营造一个公平、公道的消费环境,315期间南都网推出"315i维权"专题,主要涉及房产、理财、汽车、网购、快消、旅游等六个方面的消费维权新闻及案例应用,希望对广大消费者有所借鉴。
房价不透明、虚假广告、延迟交房、房屋质量问题、物业管理不负责、黑中介……近年房地产市场存诸多不和谐因素。
银行卡、信用卡被盗刷,买了理财保险产品却理赔无门……消费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利益,同时要有风险意识。
汽车"三包"2013年10月1日施行,消费者购车后遇质量问题,可参照相关规定与商家交涉,然而消费双方权益仍旧不对等。
网上购物买到假货,上当受骗后却维权无门,且相关的法律法规仍旧缺失,消费者应该怎么办?南都网特邀律师团为您支招。
旅游也是商品,一不留神也会买到"伪劣产品",要想出门旅游物有所值,首先要懂得维护好自己的权利。
毒玩具、毒奶粉、假猪血……一些不法生产商、销售商昧着良心为消费者提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消费者怎么防?
快消
消费维权,从我做起
深圳海砂起危楼,怎一个“房”不胜防;餐具不消毒、废弃米饭重上桌,好你个“食”面埋伏;汽车有“三包”,竟还“包”不住消费者权益;网购维权难于上青天,快递幻化成“慢递”;旅游消费,惊喜“天上掉馅饼”却是“满街的陷阱”;霸王条款何其多,统统走你……我是消费者,我为自己代言;消费维权,从我做起。
央视3·15晚会犹如失眠药 盘点今夜无法入睡的人
3月14日,关于3•15报道什么,已经成了媒体人被反复咨询的话题。一些“心虚”的商业机构或利益组织,早已经开始了危机“预演”,围绕3•15,网络上的舆论也早已铺天盖地。
央视玩315曝光预告 路透指麦当劳被电视曝光吓坏
央视微博预告“谁是谁是315曝光第一案?”;路透报道说,麦当劳被电视曝光吓坏了,打算下周一起,开始免费派发早餐。不过,麦当劳称,纯属巧合。央视的“315”节目会曝光一些损害消费者权益、辜负消费者信任的问题企业。
遇“霸气”运营商,消费者怎么维权?
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利用自己强势地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霸王行为,近年来屡屡曝光,却未得到改善。“捆绑业务”到期不告知、乱收费乱扣费、宽带“缺斤短两”等,消费者怎么维权?
食品安全影响消费者健康
2012年,全省各级消委会共收到食品、保健品投诉共3353件,投诉的问题主要包括:质量问题;安全方面:怀疑食品为伪劣产品,使用劣质原料加工食品等;食品标识不规范。包装说明与实际不符,无“生产许可”标识,生产日期模糊不清;在食品中违规添加中药成份。
提高维权意识,手机维修别凑合!
去年,全省各级消委会受理涉及售后服务问题的投诉20103件,占投诉总量的20.49%,仅次于质量投诉。诸如伴随智能手机使用率增多,部分电器维修经营者服务不规范维修资质低、职业操守差。有的甚至打着某些品牌厂家的指定维修点,实则只是一个“空壳”。
说明书不是免死金牌
判断产品是否存在缺陷,不仅仅是审查设计、材料、制造的缺陷,还应审查是否存在指示上的瑕疵,即产品如具有特殊的性质和使用方法,生产商是否给予指示、说明和警告。
产品质量侵权,生产者之责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通常不直接与生产者接触,而是通过销售者购买产品。因此为了便于消费者维权,法律规定当出现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害时,受害人既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授课老师沈昕
果冻噎死女幼童,谁之过?
“产品对人体健康存在不合理的危险,即使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也不意味着没有缺陷,生产者仍要承担赔偿责任。”——广东法丞律师事务所的刘明洋律师
无“QS”标志即上架 超市退一赔一
超市作为销售商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相关标识,不得欺骗消费者。如销售没有“QS”标志的产品,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应当退一赔一。——广东扬权律师事务所律师赖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