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学校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主讲人王辰瑶
难度:
重新"发现"校园,准备一些校园新闻的选题,供下周开选题会使用。
相关阅读
 
《娱乐至死》 | 作者: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它是声讨电视文化的檄文:难道我们要把自己娱乐死?这一声喝问绝非危言耸听,我深信它是我们必须认真听取的警告。

——周国平

0
 
《公众舆论》 | 作者:沃尔特·李普曼
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其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它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以精辟的见解和独特的洞察力,对这个国家和世界的事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而开阔了人们的思想境界。

——林登·约翰逊

0
 
《传媒的四种理论》 | 作者: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等
本书作为新闻理论研究史上经典的文献之一,为研究和了解在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兴起的几种不同的传媒理论及传媒制度,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本书的作者将传媒与其所属的社会的哲学思潮、政治结构、个人和社会关系等联系起来,显示了研究传媒的一种综合视角。
 

几乎所有谈论新闻哲学的文章和书籍都要提及该书,评述或援引其中的观点。

——约翰·梅里尔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新闻学教授

0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 作者:威廉·E.布隆代尔

这本书解释了《华尔街日报》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令人惊叹的报道。

如果你是一个记者——这本书的前身是《华尔街日报》的内部讲座,专门培训那些为《华尔街日报》头版提供特稿的记者。它告诉新闻记者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用高品质的报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这种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

如果你虽不是记者,但会时常用到写作——这本书会让你明白,到底是哪些元素让你听写的东西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和吸引人!

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这是《华尔街日报》的内部培训教材。

——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的资深头版撰稿人

0
 
《风云人物采访记》 | 作者:奥里亚娜·法拉奇
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的采访录,包括对基辛格、邓小平、阮文绍、武元甲、西哈努克、甘地夫人、果尔达•梅厄、约旦的侯赛因、南尼等的采访,这些人都是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世界政坛风云人物。具有见证历史的价值,是新闻采访界的经典之作。
 

"我本着这种精神去访问我所要会见的人物,即:除了获取新闻以外,每次访问都力求弄清这些人物与我们普通人到底有什么不同。……我发现这些掌权者并不是出类拔萃的人,决定我们命运的人并不比我们优秀,并不比我们聪明,也并不比我们强大和理智,充其量只比我们有胆量,有野心。"

——奥里亚娜•法拉奇

0
许方健
优秀的巨灾新闻报道是从无数的现场中抽离出来的社会新闻报道,是无数普通社会新闻报道的叠加。
梁音

每个记者都会有新闻理想,就像每个人都会穿底裤一样。但是新闻理想不能穿在外面:很多时候不能把新闻理想当做从业的内在驱使。

张雄
我好奇这个人呀。我能跟采访对象聊下去只是因为我好奇。
胡佳恒
原本只能让10个人懂的严肃新闻,我用轻松的方法把他翻译过来,却能让1000个人懂了,这样能影响更多人,不是更好吗?
方夷敏
我对人的成长、经历、改变都有天生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