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最近,一场思想文化盛宴引发人们广泛热议。
10月20日,早8时45分,迎着朝阳,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缓缓步入轨道,随后从水面高速滑行顺利升空。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10月8日—19日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首播。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方案,蕴含着传承千年的中国智慧,指明了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个国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的金句,被人们反复传诵,给人们感动与启示。
习近平说,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
2018年中秋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这片热土,万亩田里看秋收,查干湖上问生态,深入厂矿车间,走进百姓家庭……
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点毫不动摇。任何怀疑、唱衰国有企业的思想和言论都是错误的。
重温习近平同志对上海“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总结上海这些年来的探索实践,对于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党委监督是全方位的监督,包括对党员的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工作,党委要任命干部,更要监督干部。
习近平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号召: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我说过,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什么是一流?要在中国特色下去评价。过去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先是要让国家达到一流水平,其他服务于国家一流。我们要有这个自信,要把学术研究建立在国家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做到知行合一。
新时代中国外交怎么干?习近平用行动作出了表率。
多年来,习总书记心中最牵挂的正是广大的困难群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近五年的扶贫成果,感受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的坚定步伐,展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美好未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中铁一局西安地铁四号线项目部施工现场,十九大代表、中铁一局五公司高级测量技师白芝勇正在为工友们做十九大报告精神宣讲。
连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际社会引发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理论继承、创新、发展能力赢得广泛赞誉。
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并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